林松盛,高迪,苏一凡,许伟,郭朝乾,李洪,石倩,韦春贝,代明江,杨建成
2020(1):1-8.
摘要: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制备DLC膜层,研究了偏压的变化对膜层结构及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纳米压入仪、划痕仪和磨擦磨损试验仪分析检测了DLC膜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偏压的提高,有利于改善 DLC 膜的表面光洁度及致密性,DLC 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q由不施加偏压时的 5.3 9 nm 降低至偏压为-3 50V的0.9 7 nm;致密性的提高使沉积速率略有下降,膜层厚度减小.偏压的增加,DLC 膜内部sp3含量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偏压为-250 V 时,DLC 膜中 sp3含量最高.偏压的增大,DLC 膜的硬度、杨氏模量和摩擦磨损等主要力学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偏压为-250 V时达到最高值,与微观结构变化趋势相吻合.
2020(1):9-13.
摘要:应用低温缓冲层的方法,采用超高真空化学汽相淀积法(UHV/CVD)在硅(100)衬底上外延出应变弛豫的低位错密度的锗硅(SiGe)薄膜,分别采用利用 X 射线双晶衍射和拉曼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和化学腐蚀位错坑等方法,对薄膜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 300 oc 低温时 Ge 量子点缓冲层上生长的 SiGe外延层厚度仅为 380 nm,弛豫度已达 99%,位错密度低于 1 ×105 cm-2,表面无Cross-hatch形貌,表面且粗糙度小于 2 nm.
2020(1):14-18.
摘要:碳化钼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通过一种简便而通用的方法,制备了三维结构的 Mo2 C/CNTs复合材料.首先在泡沫铜表面上通过 CVD的方法生长了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进而通过PVD的方法在CNTs表面溅射了单质 Mo,在 900 ℃下经碳化处理形成 Mo2 C.通过调控碳纳米管在泡沫铜表面的生长以及溅射的钼源量,经探索得出,当碳纳米管生长时间为 6h,金属钼溅射时间为 90s 时,最终可得到了三维网线结构的 Mo2 C/CNTs 复合材料.
2020(1):19-25,30.
摘要: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采用碳化和硫化工艺制备出具有三维碗状结构的 CoS2/C 复合材料.利用 XRD,Raman和 XPS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利用 SEM和T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CoS2/C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维碗状结构 CoS2/C 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 1 A/g 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466 F/g.将CoS2/C 和 N-rGO 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组装的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电压窗口可以拓宽到 1.6 V.该器件在 0.5 A/g 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3.6 wh/kg,功率密度达到 374.5 w/kg.在 3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 5000 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达到了 87%.
2020(1):26-30.
摘要: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热喷涂氧化铬涂层,探究不同喷枪和不同喷涂角度对涂层结构和性能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及轮式磨耗仪等仪器,对涂层的厚度、孔隙率、硬度、结合强度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喷枪喷涂涂层的耐磨性能相差不大;随着喷涂角度的下降,涂层的耐磨性能先变差后变好.
2020(1):31-35.
摘要:对 Al-30%Si 合金进行过热处理及高低温溶体混溶处理,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热度温度区间为 200~500 ℃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初晶硅的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但形态依然为板片状和五瓣星状,而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基本保持不变;高低温熔体混溶处理对合金组织的改善作用有限,在低温熔体温度为 760 ℃时效果较好,初晶硅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五瓣星状的初晶硅基本消失,但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未变.
2020(1):36-40,54.
摘要:采用不同的固溶时效热处理方案处理 6013 铝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及拉伸实验机等分析仪器,研究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对 6013 铝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氧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越高,或者固溶时间和时效时间越长,铝合金中 Mg2 Si 析出强化相的尺寸越细小,分布越均匀,铝合金的拉伸性能越高,阳极氧化膜越透亮;在 550 ℃固溶 30 min及 170 ℃时效 30 h的条件下,6013 铝合金可以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其维氏硬度值为 131、抗拉强度为 388.1 MPa、屈服强度为 368.5 MPa、伸长率为 10.5%,同时铝合金还具有优异的氧化效果,阳极氧化膜通透清亮,满足 3C产品对铝合金外壳力学性能和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双重要求.
2020(1):41-46.
摘要: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沉积了厚度为20 μm左右的CrN膜层,分别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划痕仪,分析测试了CrN膜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膜层厚度、硬度、结合力等性能.用专用珩磨机模拟活塞环在气缸内的运动,对比了氮化+CrN 活塞环与普通氮化环在极端情况下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方法制备的 CrN 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膜层界面明晰、结构致密,膜层与基体结合力大于 100 N;氮化+CrN 活塞环的表层磨损量仅为普通氮化环的1/7,表现出极佳的耐磨性.
2020(1):47-50.
摘要:为研制稳定的 6%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采用流点法对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了初筛,利用黏度法和粒径法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6%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多杀霉素含量为 1%,苏云金杆菌含量为 5%,YC-90 含量为 4%,乙二醇含量为 5%,黄原胶含量为0.1%,硅酸镁铝含量为 1%,有机硅消泡剂含量为0.3%,防腐剂含量为0.2%,剩余用水补足达到 100%.经检测,该悬浮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标准要求.
2020(1):51-54.
摘要:随着国内半导体器件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洁净车间空调系统的节能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半导体器件生产车间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工程为例,说明该类空调系统能耗大的现状.在此分析基础上,从将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分离、调节减小系统送风量,利用变频技术优化控制系统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洁净系统运行节能的思路及措施.
2020(1):55-58,88.
摘要:应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了 6013 铝合金时效处理后第二相的组织形态及结构,结果表明其第二相有三种形态.一种是片状析出相,其沿{001}析出,互相垂直分布,是合金时效的产物,是合金时效强化产生的原因;第二种为 Al5(Mn,Fe)12 Si7相,其尺寸约 200~300 nm,形状似短棒状或方块状或球状,属于立方结构,a=1.2 6 8 nm,α(AlMnFeSi)分布在铝合金基体的晶粒内和晶界上,其作用主要是阻碍晶粒长大,增强 6013 铝合金的强度和断裂韧性;第三种是硅颗粒相,形态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分布于晶界上,这类硅颗粒相认为是凝固阶段形成的杂质相.
2020(1):59-67.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铜基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状况,从合金成分方面归纳和总结了 Ni和 Si元素以及微合金化对Cu-Ni-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从合金的制备方法、变形处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方面,阐述了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2020(1):68-74.
摘要:TiO2 纳米管阵列作为一种新型的TiO2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管状阵列相貌结构和庞大的比表面积,是一种优异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主要介绍了 TiO2 纳米管阵列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敏感机理、TiO2 纳米管阵列对非氢气气体敏感性能和TiO2 纳米管阵列氢敏性能.
2020(1):75-81.
摘要:金属纳米线特殊的一维尺度、界面和表面结构,使其产生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现象.如 Au,Ag,Cu,Pt,Ni,Al等金属纳米线,在生物医学、表面等离子激元、催化反应、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智能玻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简述了金属纳米线的光学特性、导电特性及催化特性,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来对金属纳米线热输运的测量和界面散射的研究,最后展望了金属纳米线在科学研究和材料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2020(1):82-86.
摘要:讨论了铝型材厂污泥脱水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原因,阐述了国内外污泥常用的物理、化学脱水调理技术,并对污泥联合脱水调理技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