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磁过滤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单晶Si基体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研究了工作气压和偏压占空比对DLC薄膜表面形貌、沉积速率和成键情况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利用Image pro-plus图像处理软件统计薄膜表面大颗粒的面积和数量,通过拉曼光谱仪测量类金刚石薄膜的成键状态,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气压从0.1 Pa升至0.5 Pa,薄膜表面大颗粒的总面积逐渐增加,沉积速率下降,sp3键含量增加;偏压占空比从15,提高至75,,表面大颗粒的总面积和数量均不断升高,沉积速率下降,薄膜中sp3键含量先降后升;占空比为30,时,薄膜中sp3键含量最低.
摘要:利用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沉积基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生长SiC,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沉积位置和反应物浓度下气相生长SiC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气体浓度的降低,多孔C/C复合材料基体上气相生长的SiC的微观结构呈区域性变化,SiC薄膜依次向SiC薄膜和颗粒、SiC短棒、SiC纳米线转变.探讨了不同反应物浓度气氛中过饱和度诱导原子迁移和气相分子吸附的过程,并提出一个SiC的生长模型.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铸造WE43镁合金在-196~300℃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及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T6)WE43镁合金组织具有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104μm,晶内主要由细小弥散分布的β′和β1相组成,晶界具有较粗大的第二相,并且在晶界附近形成约300 nm宽度的无析出相区域;变形温度降低至-196℃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仍具有3.2,,表明合金不存在完全的低温脆性断裂,原因可能是晶界附近存在的无析出相区域可以协调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当变形温度从室温升高至250℃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从2.4,显著增加至13.5,,表明合金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原因可能是合金在250℃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的大量启动和晶界滑动能力的大幅增加.
摘要:为研究温度对AlGaN基274nm深紫外LED光电参数的影响.基于自动温控深紫外光谱分析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在25~100℃范围内该深紫外LED的工作电压和基板温度呈负线性关系,温度系数约为-8.79 mV/℃,较大的温度系数可能来源于深紫外LED中p-AlGaN较低的掺杂浓度.通过瞬态和稳态工作电压测试及结合温度系数,计算得到深紫外LED样品的热阻为20.8℃/W,该热阻对应芯片PN结到管壳引脚之间的导热通道.随温度升高,该深紫外LED峰值波长的稳定性和单色性较好.该深紫外LED辐射光谱由UVA、UVB和UVC三种成分组成;随着温度升高,UVA和UVC成分减少,UVB成分增加,UVB成分可能来源于器件中低Al组分外延层材料吸收量子阱发光后的二次辐射.研究表明,温度对深紫外LED的工作电压、热阻以及辐射光谱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光电参数的准确测量需要精确控温.
摘要:为同时满足铝合金材料的多项特定性能,如压铸抗拉强度≥270 MPa、屈服强度≥160 MPa、伸长率≥1.8,、硬度≥78 HBW及材料导热系数≥172 W/mk,制定出所研发的高强高导热压铸铝合金材料的主要成分和变质方案.以23组试验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对压铸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硬度和材料导热系数5个性能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对5个模型的组合及其运算,进行工况条件下的模型预测,再通过试验验证主要成分和变质方案对实现高强高导热性能的效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当w(Si)=12.83,,w(Cu)=0.55,,w(Mg)=0.265,,w(1号纳米材料)=2,,w(二元变质剂)=0.030,时,铝合金材料的性能为压铸抗拉强度287.81 MPa、屈服强度166.24 MPa、伸长率2.34,、硬度79.60 HBW和材料导热系数174.458 W/mk.SPSS软件的回归建模和模型组合,对于特定性能铝合金新材料的开发,在数学模拟上可以起到方案设计的辅助作用.
摘要:为提高聚丙烯(PP)蜂窝夹芯板的高温弯曲性能,研究了蜂窝板的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面层中玻璃纤维长度、聚丙烯(PP)芯层中滑石粉添加量和滑石粉粒径对蜂窝夹芯板高温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加工性的前提下,增加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面层中的纤维长度,增加蜂窝芯中滑石粉添加量及降低滑石粉粒径,均可提高聚丙烯蜂窝夹芯板的高温弯曲性能.
摘要:分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法,在Inconel 718基体上制备T800涂层,并对涂层的金相显微结构、孔隙率、硬度及结合强度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涂层与基体间均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涂层组织均匀良好;与APS制备的T800涂层相比,HVOF制备的涂层孔隙率略低,表面硬度HR15N略高,结合强度较高.
摘要:为实现多基色LED光源的自稳定和智能调光,提出一种基于有源均流技术的单电感多路输出LED驱动电路.与现有均流方法相比,该驱动电路只使用一个磁性元件,可扩展驱动任意通道的LED负载,而且智能化调节程度高.本文对该驱动的均流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PSIM仿真软件和实测结果验证了电路性能,该驱动电路可实现多基色LED光源的自稳定智能调光.
摘要:为提升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以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成膜树脂CPS-1800为成膜材料,50~200μm改性气凝胶为功能填料,辅以适当的填料和助剂,制备了高性能的节能保温隔热涂料,并测试了其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8 mm厚的该涂料涂覆在250℃热源上,0.5 h时涂料的表面温度为85℃,且在3.5 h内,涂料的表面温度不超过90℃.该涂料的导热系数为0.038 W/(m·K),是其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关键因素.
摘要:为研制高性能40,氟虫酰胺悬浮剂,采用流点法对氟虫酰胺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了初筛,利用黏度法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制得40,氟虫酰胺悬浮剂各组分的最佳质量分数为氟虫酰胺40,、润湿分散剂[m(TG-199A):m(TG-100)=2:1]5,、乙二醇5,、黄原胶0.05,、硅酸镁铝1,、有机硅消泡剂+防腐剂0.2,、水余量.该制剂的稳定性、倾倒性、pH值6.0~7.0、黏度537 mPa·s及粒径w(1~5μm)≥90,等指标符合农药悬浮剂制剂检测标准的要求.
摘要:对于返修零件的残余涂层及生产中不合格的碳化钨-镍涂层,必须先去除,才能重新喷涂.为有效褪除涂层,又不破坏基体,采用电化学法褪除45号钢表面的碳化钨-镍涂层,通过研究褪除液浓度和pH值对涂层褪除速率及对基体腐蚀情况的影响,确定最优pH值为11~12,褪除液(主要成分酒石酸钾钠和碳酸钠)质量浓度为0.25 kg/L,电流密度为6 A/dm2.采用此电化学工艺可有效褪除钢基体表面的碳化钨-镍涂层,也不会对钢基体造成影响.
摘要:针对江西某钨钼矿生产指标不稳定、工艺技术指标偏低、能耗高等问题,对选厂给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给矿中的风化矿对选厂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风化矿的混入是造成钨精矿回收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单独处理风化矿的方案,并避免风化矿混入原生矿的生产中,选厂的生产指标稳定,钨总回收率由原来的72,~73,提高至77,~80,,大大地提高了选厂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光伏玻璃用量大幅增加,而用于生产光伏玻璃的优质石英砂资源日渐减少,迫使石英砂提纯除杂技术的提高以及新设备的研发.ZQS磁选机是一种先进的石英砂除铁精选设备,能有效选出石英矿中的弱磁性矿物,降低产品的含铁量.广东某石英砂选厂原矿Fe2 O3品位0.17,,经破碎、磨矿和分级后,再进行弱磁选、平环强磁选和ZQS磁选,可生产出Fe2 O3品位0.0074,的石英精砂,产品含铁量达到光伏玻璃用砂的要求.
摘要:先进的硅基非氧化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是未来先进的空天飞行器及地面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候选材料.但是硅基非氧化物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存在抗水汽氧化性能不足等问题,需要使用环境障涂层(EBC)系统来提供额外防护.简单阐述了硅基非氧化物陶瓷在高温水汽氧化环境中的失效机制,重点介绍了EBC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NASA新型EBC系统的研究进展.
摘要:小型绕线功率电感的主要结构包括磁芯和线圈.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镍锌材料和合金材料作为磁芯的主要材料,合金材料作为近年新开发的材料,在各方面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合金材料技术的逐渐完善,合金材料将逐渐取代镍锌材料.电极金属化是小型绕线功率电感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两种电极金属化工艺,比较了其膜系结构以及工艺流程的差异,其中真空镀工艺比电镀工艺在薄膜综合性能及环保要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主流磁芯电极表面金属化工艺.
摘要: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