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国标GB/T 5161-2014《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液体浸透法》的修订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及其依据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该标准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概述.
摘要:通过金相组织观察、SEM、室温单向拉伸实验及导电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室温拉拔态Cu-Cr-Zr-MgCe合金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拉拔态相比,经固溶时效热处理(950℃保温1h,水淬,500℃保温4h,随炉冷却)的Cu-Cr-Zr-Mg-Ce合金组织发生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其抗拉强度为395 MPa、屈服强度为247 MPa,分别降低了10,和43,;延伸率及导电率分别为30,和92, IACS,分别提高了114,和119,;经热处理后的Cu-Cr-Zr-Mg-Ce合金拉伸断口存在平均尺寸变大的延性韧窝,是典型的韧性断裂,表明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加工性能.
摘要:以WC-10Co4Cr粉末为热喷涂粉末,采用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LT-HVOF)和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制备了WC-10Co4Cr涂层,并对两种涂层的泥浆和砂粒冲刷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WC涂层的耐泥浆冲刷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而耐砂粒冲刷性能略优于后者.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WC涂层较高的致密度和硬度是其耐泥浆和砂粒冲刷性能更好的主要原因.
摘要: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制备钙钛矿型La0.6Sr0.4Co0.2Fe0.8O3-δ透氧膜,研究了喷距、丙烷流量和线速度主要工艺参数对透氧膜膜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距210 mm、丙烷流量高于2.5 L/min、线速度30 m/min的条件下可获得结构致密、内应力水平低且无纵向裂纹的膜层.采用此优化工艺,制备了由多孔316L支撑的片式膜,该膜两侧压差达到0.12 MPa时,仍能保证氦气不通过,致密性较高.同时,制备了一种大尺寸、高透氧面积和机械强度的管式膜,对解决当前透氧膜应用所面临的强度低、不易高温密封等问题有积极意义.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Pt(Ⅳ)的TiO2薄膜电极,以此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光电催化体系.在外加电极电位+0.1V、溶液pH=4.0、紫外光照60 min的条件下,可使酸性红B(ARB)的降解率达到98,,COD去除率达到94,.采用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计算密度泛函(DFT)总能量,模拟计算Pt(Ⅳ)掺杂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Ⅳ)掺杂锐钛矿TiO2晶体后禁带(Eg)变小,TiO2的费米能级降低,使电子-空穴在表面的复合几率降低,增强了光催化的活性.
摘要:在不同搅拌头转速下对3 mm厚的6063-T4铝合金进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200 mm/min时,搅拌头转速在400~700 r/min的范围内,均可获得成形美观、无内部缺陷的接头;随着转速的增加,接头搅拌区范围有所降低,晶粒尺寸有所增大,沉淀相粗化更为明显;同时,热机影响区范围有所增加,晶粒变形更为剧烈,与搅拌区组织的差异更为明显;各区域硬度值均有所降低,热影响区范围也有所增大.当转速为400 r/min时,接头强度达到最高为173MPa,接头强度系数为85,,伸长率18.3,.
摘要:用金属注射成形技术制备了17-4PH不锈钢的拉伸试样,经真空烧结及时效处理,测试了四种状态下合金的金相组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及延伸率.结果表明:在烧结状态下17-4PH的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共存,抗拉强度为926 MPa、屈服强度为760 MPa、硬度为27HRC、延伸率为6,;通过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及奥氏体共存,虽然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但延伸率升高;通过固溶及加低温时效处理后,合金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同时随着富铜相的析出,其强度及硬度均提高;在固溶及高温时效后再经150℃保温10 min,得到塑性很好的17-4PH试样,其金相组织以奥氏体为主,抗拉强度为753 MPa、屈服强度为582MPa、硬度为16HRC、延伸率为15,.
摘要:通常电磁炉不对铝锅进行加热,普遍认为铝材质不能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热量.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论证,电磁炉不对铝锅进行加热是由于集肤效应确定的感应厚度范围的铝材质的电阻过小造成的.当将铝材的厚度减薄至一定程度,便可通过电磁感应产生可应用级别热量.当负载锅具的等效电阻和电磁炉的等效电阻相当时,可以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最大热量.当铝材的厚度为0.035 mm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热量的功率利用率为55.9,.
摘要:以废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H2 SO4酸浸提钒,并引入微波强化浸出,考察H2 SO4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助浸剂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同时比较微波强化及常规加热对钒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建立废SCR催化剂中的钒酸浸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H+在废SCR催化剂提钒浸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钒的浸出率随着H2 SO4浓度、CaF2助浸剂添加量、液固比及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微波加热可强化废SCR催化剂中的钒浸出,钒浸出率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增大;在H2 SO4浓度5 mol/L、CaF2助浸剂添加量20 kg/t、液固比10∶1、微波功率600W、浸出时间30 min及浸出温度100℃的最佳微波强化浸出工艺条件下,钒的浸出率达到92.3,,比常规加热浸出提高了31.8,;废SCR催化剂提钒酸浸过程主要为固膜扩散和化学反应过程,其表观活化能为24.57 kJ/mol.
摘要:针对某高钙低品位钼钨矿,采用“强磁预处理-浮选”工艺回收钼钨,相较于“直接浮选”,钨精矿品位、回收率明显提高,药剂成本大幅降低.为强化磁选预处理效果,在磁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高梯度磁选机磁感应强度、脉动冲次以及聚磁介质直径对强磁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磁感应强度、减小脉动冲次,可提高磁选磁性产品产率,但钨钼损失随之增大;适当增大介质直径有利于加强对磁性物的捕捉.经磁选预处理后再浮选钨钼,钨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30,和16,、药剂成本降低近50,.
摘要:根据浮选稀土精矿的性质,分别用体积浓度15,盐酸和15,醋酸,在常温、液固比2∶1、浸出2h的条件下浸出浮选稀土精矿中的方解石,CaCO3浸出率达65,~75,,稀土精矿品位REO可达30.32,.
摘要:为了获得最佳的分级机工艺参数,以进口产品为参考标准,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设计分级实验,考察各因素对分级后钎剂的平均粒径及体积分布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考察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二级频率>一级频率>风门状态>主机频率;最优组合为主机频率5 Hz,一级频率10 Hz,二级频率20 Hz,风门状态为全开;二级频率对平均粒径及体积分布的影响显著.最后采用优化组合工艺制备了分级的钎剂,并且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并与进口产品对比,表明所制备的分级钎剂的各项指标均与进口产品一致.
摘要:通过对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和双线往复式客运架空索道进行研究,将客运架空索道系统划分为14个子系统.在对14个子系统重要部件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分析后,归纳出客运架空索道的失效模式有139种,失效原因由608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客运架空索道定性风险评价流程,建立了索道子系统重要部件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程度的风险矩阵,以及对客运架空索道子系统重要部件的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摘要:用卤素水分测定仪在不同温度下测定钎剂产品中的水分含量,并与烘箱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在升温程序为标准,关机模式为1 mg/50s,干燥温度为110,115,120℃的条件下,用卤素水分测定仪测定3个钎剂样品水分的精密度都和烘箱法(110℃,4h)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准确度方面,1号样品在干燥温度115,120℃,2,3号样品在120℃的条件下,与烘箱法没有显著差异.在干燥温度为120℃时,用卤素水分测定仪法测定钎剂产品水分含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烘箱法一致,可以代替烘箱法,从而实现对钎剂水分的在线跟踪和智能化检测.
摘要:12.9级高强度车用减速器35CrMo钢螺栓发生早期断裂失效.通过对其宏观观察、微观断口分析、金相组织、硬度测试及成分分析等,对螺栓断裂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失效之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螺栓的失效原因是在其使用前期就存在微裂纹,造成应力集中,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使微裂纹继续开裂长大,最终断裂;螺栓断口具有氢脆断裂的典型特征,说明螺栓发生了氢脆延迟断裂.
摘要:通过磁控溅射在锆钛酸铅陶瓷(PZT)基体表面沉积一定面积的NiTi SMA薄膜,用显微硬度测试分析薄膜与PZT基体间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随沉积膜宽度增加,NiTi SMA薄膜与PZT基体的结合力减小;膜宽L<3mm的NiTi SMA薄膜,其膜基结合力最高达351 N/mm2,比膜宽L≥3mm的结合力高2倍多.
摘要:采用先加盐酸、分步滴加过氧化氢及补加硝酸的方式溶解铜-钢复合材料,然后在溶解液中加入氟化铵、硫脲以掩蔽大部分的铁离子及铜离子,在稀酸介质中锌与硫氰酸铵形成络阴离子后用4-甲基-2戊酮萃取分离,除去溶解液中的铬离子、锰离子、镍离子和铝离子后,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反萃取锌离子到水相中,再加入氟化铵、硫脲以掩蔽残留的铜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就此建立了铜-钢复合材料中锌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铜-钢复合材料中锌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度及精密度较高,其中RSD为0.45,~1.85,,加标回收试验的锌回收率为96.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