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攀枝花0.019~0.074 mm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工艺的确定及钛铁矿浮选捕收剂的选择,阐述了前八和后八系列微细粒级钛铁矿生产流程的优化.经过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浮选药剂的调整,使微细粒级钛铁矿的总回收率达到了40,.
摘要:将含锗石英玻璃废料在料碱质量比1:4及820℃的条件下焙烧2.5 h,再经特殊工艺处理,然后进行酸化及蒸馏,锗的回收率由90,提高到93,以上.
摘要: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不同发射主峰的钇铝石榴石(YAG:Ce3+)荧光粉,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特性的测试,研究表明,激发光谱不随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发射光谱的主峰随钆含量的增加有红移现象;随着Ce3+含量的增大,YAG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Ce3+含量为0.06 mol时,发光强度最高;Ce3+的含量不影响YAG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摘要: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Mg,Ti,通过分析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发现,主要是由Eu,Mg,Ti的掺杂引起激发波峰加强并红移,产生了纯正的红色长余辉.该发光材料适合紫外光和可见光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对不锈钢用抛光蜡的磨料、有机膏体、添加剂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将复配的磨料、硬脂酸、蜡以及合适的添加剂通过物理混合-加热,制备出抛光效果良好的不锈钢用抛光蜡.
摘要:用等离子喷涂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HfC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HfC涂层分别进行了组织结构和外表形貌的分析,并对涂层试样进行了烧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较为致密的HfC涂层,HfC涂层的线烧蚀率为0.019 mm/s.
摘要:通过对铸态的金属模挤压铸造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的测试,对基体合金ZL109,ZL109+10,SiCP和ZL109+20,SiCP的研究表明,加入SiCP可使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下降,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SiCP/ZL109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4倍左右.通过对断口与组织的分析表明,SiCP在基体中分布的微观不均匀性及颗粒尺寸太大是造成冲击韧性下降的原因.
摘要:用微弧氧化法可在AZ91D镁合金基体上获得黄色的氧化膜陶瓷层.在以Na2SiO3为主盐,以KMnO4为着色盐的电解体系中对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着色,生成的黄色氧化膜陶瓷层表面光滑、致密且绝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氧化膜层内锰元素含量增加,氧化膜层的颜色加深;经过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有很高的硬度以及优越的耐腐蚀性能.
摘要:为阻止热型连铸Cu-Al-Ni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晶粒长大,导致性能恶化,可在合金中加入Ti细化晶粒.当含Ti质量分数为0.2,~0.4,时可形成细小的x相,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在900℃加热保温l0 min,x相很容易在晶界处聚集,阻止晶粒的运动,从而阻止了晶粒的长大,但同时使合金变得很脆.试样的拉伸试验表明,对加Ti的合金,其屈服应力升高,对塑性变形的应变量没有影响.
摘要:对机械合金化(MA)的反应机理,MA形成非晶态合金的机制及MA过程中影响非晶形成的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态合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机械合金化已成为近年来制备非晶态合金主要的技术方法,符合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摘要:简要介绍了制备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各种方法,综述了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热稳定性,分析了晶化过程的热力学行为,并对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多孔铝的制备工艺,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开发多孔铝存在的技术难点,最后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对广东省稀土产业的主要领域:稀土冶炼、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稀土陶瓷材料、稀土纳米材料及稀土晶体材料的分布和规模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广东省稀土产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
摘要:确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金属铟中的铅铁铜锌镉铝锡钛铊砷10种元素的含量.试验中优化出各元素的分析波长和分析条件,采用基体匹配补偿基体效应.该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可靠,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1,~12.5,.
摘要:对四种牌号的Al合金(LF6,LC4,LD5,LY12)的高温塑性变形拟合出的本构方程进行整理,并采用罚函数法和前期模型,推导出刚粘塑性有限元法的求解列式.此列式将是后期数值模拟的出发点.
摘要:对不同电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详细综述了氧化钌、氧化镍、氧化钴等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摘要:圆管式普通热管和槽道式平板热管相比,槽道式平板热管与CPU直接接触,具有传热能力高、工作稳定的优点,但其制造工艺复杂.本文提出的热型连铸法可直接铸出截面形状复杂的槽道式平板热管,且制作工艺简单.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网络化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企业员工考勤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络建设采用三层结构的应用框架,通过RS-485总线实时采集现场打卡数据,应用基于TCP/IP协议的星型以太网技术组建企业内部局域网,在信息发布上,采用Internet技术实现考勤信息在WEB上的共享,并结合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分层模型技术,提高远程数据访问的系统安全性.